从3个方面入手,脚踏实地,所谓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
第一个方面,搞清什么是穷人思维,并检视自己的问题
一般来说穷人思维的表现:
不善于思考,逃避思考,所谓“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懒惰”,有的人甚至战术也不多或没有啊。所以看问题比较狭隘,偏执,看不到长远的东西,看不到深层次的东西。
这又衍生出抓不住重点,情绪不佳,意志不强不上进,不懂得感恩和互赢,急功近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
用心理学的逻辑解释是知情意行,想清楚,方向清晰,情绪高,意志坚定,行为笃定,结果好,然后不断正向循环,反之就是恶性循环。
类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。
我们常见的笑话,为了省十几块钱,花费大把时间从东头市场去西头市场。
我们常见的盲目认同各种鸡汤,或者盲目的把真道理归类到鸡汤。
所以,第一步,先复盘自己,有哪些问题,哪些需要改善的。
具体的,可以从时间管理,精力管理,习惯培养,学习方法等维度上入手,至于具体的做事技巧再慢慢改善,好饭不怕晚。
第二个方面,借鉴富人思维,思考对照
与穷人思维对应的就是富人思维,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可能你都不需要看什么富爸爸穷爸爸这样的书了,因为你自己就能够推理出。如果还需要补充,可以参考一些书籍,最好的参考是和富人打交道(原因在第三各方面,懂道理和做好事情是两回事,理论派和实践派的问题),最重要的事是独立思考(因为百万富人和千万富人,亿万富人思维也是不同的)
第三方面,才是穷人思维,过渡到富人思维
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,要知道懂道理,做好事情是两件事,因为懂道理是简单的,一些碎片文章,一些短视频,随便和一个人交谈,都会让你学到很多道理。
但你吸收并正确运用这些道理是很难的,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调节你大脑里的思维惯性,认知惯性,行为惯性。
所以常见的什么我明知道,我还是这样做,类似的懂道理没用好道理的例子。
而且,做事的过程需要用到多种道理,因为事物是变化的,人也是变化的,不同的。
所以,不能看,还要做,做了还要复盘,复盘后要及时改进,直到这套循环形成你固定的思维模式,不然看再多道理都是没用的,改进也是有限的。
评论 抢沙发
评论前必须登录
我要注册